学术动态
第三届“中国劳动经济学者论坛”年会举办“高等教育发展”分论坛
2018年8月11日下午,第三届中国劳动经济学者论坛年会“高等教育发展”分论坛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孙文凯、暨南大学梁文泉和华中科技大学马诗卉进行学术成果分享。
1.科研基金提高了高校教师的科研产出吗?—来自某大学经管类学科的证据(研究者:孙文凯、张宇飞)
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科学研究的复兴,与此同时中国科研经费的投入呈现井喷式增长,可是科研投入是否真正推动了中国学术研究的进步呢?
本文统计了某“985”大学7个经管类学院1998年-2015年18年间411位在岗教师的科研产出以及受到的科研基金资助的情况,利用面板数据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科研基金是否能够对教师形成正向的激励作用、提高科研产出。研究发现,科研基金显著提高了教师发表的论文和核心期刊论文数量、提高了教师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论文总量与核心期刊论文数量,但是对以独立作者身份发表的论文没有显著影响;同时,科研基金也提高了教师发表论文的影响因子。
(中国人民大学 孙文凯)
2.大学与城市发展——基于 1949-2013 年数据的证据(研究者:梁文泉、唐为、熊瑞祥)
本研究实证分析了1998-2015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及增量对大学和城市GDP、企业数量以及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解答了高等教育体系是否会影响经济增长和高等教育体系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两个问题。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大学数量的增加会显著增加城市GDP,而且大学的影响更多的体现在长期中。第二,城市大学数量会促进城市GDP的提升。用工具变量识别到的效应则非常微弱。第三,大学会对周围的企业产生外部性,尤其是生活类服务类和高度依赖于人力资本的行业。
(暨南大学 梁文泉)
3.China’s College Expansion Policy: Ability Selection and Labor Market Effects(研究者:马诗卉)
在劳动经济学中,大学扩招政策引起的能力资本增长和劳动市场效应并非是当下的新话题。研究通过利用中国家庭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 (CHNS)相关宏观数据,从供给驱动对大学工资溢价角度,使用双层嵌套的CES生产函数分析了厂商问题中替代率的估计,并对个体问题和大学教育决策做了相关处理和分析,尽可能减少了误差。最后研究对高中与大学工人一生劳动收入曲线的模型拟合,完成了实证分析与一般均衡模型之间的相互验证。
该研究有三点进展:①估计国内不同教育层次与年龄组劳动力的需求替代弹性②完成一般均衡的高等教育投资模型构建③利用替代弹性和个体工资增长结构估计模型参数,计算高校扩招对于城乡居民的福利影响。
(华中科技大学 马诗卉)